运动训练
和大部分父母都一样,老路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保持开心的状态和开朗的性格,“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和大部分孩子不一样,老路的儿子可以将大把的时间花在相对小众的帆船上,“青春不应该只奉献给学校,人生其实有更广阔的舞台”。
今年17岁的路赛亚在过完这个暑假后,就将是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尽管驭帆水平在同龄人中首屈一指,但是路赛亚并不想参加体育单招,进而考取运动训练专业,“还是想学一些其他的专业,所以高三这一年要以准备高考为主,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比赛,就不打算参加了”。
备战高考,并不意味着放弃。明年的省运会以及2027年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都在路赛亚的计划中。到了大学,他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训练和比赛。同时,作为哥哥,他还要当弟弟的教练。
7月19日,ILCA4级帆船世界锦标赛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路赛亚和帆船做的一次最好的暂别。ILCA4级是国际激光级帆船联合会下属的青年级别比赛,也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ILCA6级和ILCA7级的青少年级别。去年,路赛亚就作为中国队中唯一一个来自福建的选手,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该项赛事。今年,路赛亚依然是唯一的一个。
老路说:“从小学开始,一让他写作业,就会花大量的时间磨蹭。”老路的解决方案是让他保持锻炼,“足球、羽毛球、游泳、轮滑……反正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各种运动。写作业就是见缝插针,基本上到了周日晚上也能完成”。老路说,运动之后,写作业磨蹭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小学二年级的暑假,距离开学还有10天,正好厦门顽石青少年航海俱乐部还有一期训练营,老路便给路赛亚报名,从此一发不可收。
路赛亚认为,帆船的与众不同吸引了他——帆船项目有着完全不同于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绝大多数比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帆船在一条虚拟的起航线上,每个运动员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出发路线。从起航到冲终点的每一轮,在四五十分钟的比赛里,选手们要根据风向、水流、风摆、天气、涌浪等因素,随时调整航线和技战术。”路赛亚说,这或许是帆船的最大乐趣。
路赛亚在乐趣中也学会了等待。2018年暑假,10岁的路赛亚代表中国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阿尼雷斯参加O'pen Bic世锦赛(O'pen Bic是2006年推出的船型,专门为8至16岁的青少年水手设计,和其他船型一样已被世界帆联认可为国际级别——记者注)。
每年夏天,阿尼雷斯基本都是好风。偏偏那一年,当地风平浪静。最终,比赛以一轮定胜负,路赛亚获得第25名。即便如此,路赛亚认为,这也是帆船项目的魅力,“帆船选手必须直面无风、小风、好风和大风,气定神闲”。而他更愿意跟老路分享的是在大海中第一次见到水母,有透明的,有蓝色的。
帆船和体育有关,和学习同样有关。路赛亚说,帆船和学习是相辅相成,“跑好帆船,要掌握很多知识。因此,很多帆船选手物理都学得不错,因为每天都在亲身实践”。
老路也有自己的“教育经”:“其实成绩差一点也会着急,但是着急也没用。反而是越来越宽松之后,有了运动做保障,孩子的整个精神状态变好了,对学习还是有帮助的。当然,跟传统意义上的‘学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但我们对他的状态比较满意。”
在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最新公布的小水手积分排名榜上,路赛亚排名全国青年组榜首。过去9年,路赛亚去了很多地方比赛:深圳、秦皇岛、三亚、宁波、上海、青岛、香港、澳门以及摩纳哥、巴塞罗那……有时候老路陪同,有时候独自前行。路赛亚说,帆船让他大开眼界的同时,还让他结交到很多好朋友。在海上经历风雨和孤独的帆船选手,更加珍视友谊。
海上的友谊,在陆地上同样拥有。尽管常常因为比赛缺席课业,但是路赛亚在班级里并不是“小透明”,反而拥有相当高的人气。
在外地比赛时,老师们主动为路赛亚建了作业辅导群,让他在运动训练的间隙,也能坚持学习;路赛亚还是班级的专职摄影师,在校运会上,同学们评价他摄影的时候是场上除了运动员外跑得最快的人……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既为国家争光,又时刻想着为集体服务,安静、内敛、朴实、善良、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