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导读:“Elsiwave杯”比赛“地应力预测腾讯会议高端论坛”于7月30日晚如期举行,参会人员135人。本届论坛由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北京珠玛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10位特邀嘉宾来自中石油、中石化、大学和珠玛阳光10个单位,他们都是活跃在地应力预测研究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国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正蓬勃开展,储气库建设进入快车道,CCS/CCUS又将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兴行业(引用2025杭州石油物探学术年会贾承造院士主题报告),这些都离不开地应力预测研究成果。在2024石油物探学会举办的成都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研讨会上,中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副总经理杨雨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未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技术要反哺常规油气勘探。为了更好地支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和超深“优快”钻井,“Elsiwave杯”比赛组委会决定举办一场高水平的“地应力预测腾讯会议高端论坛”,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举办类似的高端论坛。这场大家期待已久的会议于7月30日晚上20:00-22:30如期举行,邀请的10位嘉宾团队全部到齐,参会人员达135人。本届论坛会议圆满完成了原定会议全部议程,包括与参会同学和油田技术人员的交流互动。本届论坛的主持人是北京珠玛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建礼博士。会议开始首先由论坛组委会主席、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院长、原院长黄旭日教授致欢迎词,然后黄院长分享了西南石油大学地科与技术学院在地应力预测研究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其他9位特邀嘉宾,包括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张辉团队的徐珂博士、西南油气田(中石油)油气资源处张宇生副处长、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海波团队的覃豪(一级工程师)专家、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刘浩杰副院长、西南油气分公司(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赵爽团队的马昭军企业专家(分公司级)、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黄超地质力学主任师、成都理工大学王兴建团队的任启强研究员、长江大学桂志先教授、北京珠玛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常新伟副总经理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单位地应力预测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常新伟总还对目前国内地应力预测研究现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在第三项议程中,针对目前国内地应力预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研讨。以下列举了这次高端论坛上研讨的问题及作解答分析的相关嘉宾。针对叠前反演在地应力预测研究中的作用,桂志先教授、徐珂博士作了解答分析。针对实测地应力数据收集现状和难点,黄超专家、覃豪专家、刘浩杰副院长作了阐述分析。徐珂博士和任启强研究员分别评价了收集到的两种实测数据(实验室得到的数据和工程上得到的数据)的精度,以及建议如何使用。实测数据收集难是国内地应力预测研究中的短板。碎屑岩地层压实趋势线校正,覃豪专家作了解答分析。针对非碎屑岩储层地应力预测模型,黄超专家作了解答分析。针对基于破裂压力准则的斜井包括水平井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计算,任启强研究员和常新伟总作了解答分析。针对井筒轨迹方位与最佳钻井液密度的关系,常新伟总作了解答分析。张宇生副处长进一步阐述了道集优化处理重要性及其质控建议,以及建议加强地应力预测结果的评价和验证。各位嘉宾还与到会的研究生、油田技术技术进行了互动,回答了他们关心的一些问题。最后,各位嘉宾对将来如何做好地应力预测研究工作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在下期报道中,将汇总归类嘉宾观点和共识,顺理目前国内地应力预测研究的重要进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找到国内地应力预测研究发展的方向。附论坛会议议程:一、致辞,组委会主席黄旭日院长,3分钟二、主持人介绍应邀参会的嘉宾,并邀请各位嘉宾就本单位地应力预测研究现状包括进展作3-5分钟简要陈述三、就目前地应力预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主持人邀请相关嘉宾发表专业意见附相关话题: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包括基础成果如叠前反演成果、实测地应力数据收集、碎屑岩压实趋势拟合、非碎屑岩储层地应力预测模型、基于破裂准则的斜井和水平井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等计算、井筒轨迹方位与最佳钻井液密度的关系等)、地应力预测研究中的误区等。四、各位嘉宾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如果时间宽裕)五、主持人邀请各位嘉宾对今后地应力预测研究建议发表意见,每位嘉宾时间3-5分钟。附2025第二届“Elsiwave杯”弹性地震反演暨地应力预测比赛组委会名单:组委会主席:黄旭日组委会成员:(按拼音排序)刘宏 桂志先 王兴建 杨建礼 赵彬 赵虎 祖绍环